Thursday, October 2, 2008

Should We have Our Sovereign-Wealth Funds?

以台灣目前的政經制度,我持反對立場。

我並不是一定反對主權基金的存在,而是認為台灣目前的形態不適合。亞洲及中東某些國家由於外匯存底增加過度迅速,以致於缺乏投資標的,這時候有可能必須要找尋風險較高的投資標的。外匯存底有好幾個不同的來源,可能是出口換來的,也有可能是外資為了在國內投資匯入。以後者來舉例比較單純,當外資要匯出的時候,央行必須要能夠在對於匯率影響有限的情況下用外匯存底中的外幣(通常是美金)從外資手上換回台幣。由於國外資金進入台灣是為了獲利,所以存底不能只考慮當初人家匯入的額度,而需要計入對方的資本在台灣也會有利得,如果全數匯出的話央行必須要準備較當初換匯時更高的額度。這是央行不能只擔任外匯存底的保管者,而需要考慮如何將這筆資金做最有效運用的原因。當然全數匯出這種情況相當極端,所以沒有人會要求央行像 hedge funds 一樣來經營外匯存底,但他們也絕對不是把美金放在保險庫裡面就行。

有些人認為央行可以拿外匯存款的孳息成立主權基金,認為這筆錢不是外匯存底本身所以沒有關係。這是錯誤的看法,這筆錢不能夠看成是天上掉下來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央行也的確有必要維持這筆資金合理的殖利率。在現在資本市場因為高風險而造成資金大幅流入 fixed income 市場的情況下,債券的價格高漲,利率都已經相當的低,使得外匯存底最常見的投資標的,政府公債,不再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在這樣的條件下,思考怎麼將資金做有效運用是對的。

問題在於:現在公債的價格高漲主要原因就是其他資本市場風險過高,央行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去承擔那麼高的風險?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我們的政治制度能否讓我們成立有效的主權基金?我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中國、新加坡和中東國家的主權基金以大筆資金介入外國企業收購,對於缺乏國際級金融機構的台灣來說,不管是羨慕或忌妒,總是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中國自己的主權基金是否賺錢,就不見媒體討論。據我所看到的報導,他們到目前為止績效並不好。當然這有一部份是非戰之罪,最近一年有那麼多投資銀行和避險基金出問題,如果中國主權基金能有很好的績效反而是怪事。不過這讓我們見識到不管錢怎麼投資,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事情,必須要謹慎對待。

如果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而且假設他們能弄到錢,接下來的問題是找誰來管理?我倒覺得人才是最難的一部份,比錢還要難找。操盤人絕對不能是公務員,我們的公務人員養成體系無法找到這種人才。委託國內甚至國外金融機構處理?政府部門還是欠缺對口單位所需人才。再者從政治上面的權責來看,執政者在經營績效好時會將其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經營不好的時候,所有的 moral hazard 問題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基金常常會介入一些沒有公開交易市場價格的資產,而不是僅操作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 primitive assets,到時候製造的問題可能會比解決掉的還多。

更不要提某些政府官員的想像是要靠這個基金來『拯救』台灣股市,這裡還進一步讓央行的匯率政策難做,更加不可行。

主權基金不是一定不能做。對於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由政府掌管天然資源,而天然資源又佔國家大部分 GDP 的情況下,主權基金的存在反而是很自然的情況。中東產油國家就是這樣的情況。中國和新加坡如此做已經相當冒險,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政府公務員較接近企業管理人才,還比較有可能成功。中國在外匯管制的情況下,他們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他們有較好的保護,即使失敗對於整體經濟影響也有限。台灣跟這些情況相比,下方風險可能太高,而且不易找到適當人才操作,最好還是儘早放棄這個點子。

Liquidity Problem

目前全世界流動性不足,所以外資必須從台灣匯出資金以挽救母企業。如果我們的市場流動性差,反而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提款機。很遺憾的是我們市場不但流動性不錯,政府還不時下場提供資金挹注以『穩定』市場,這樣只會造成外資在需要資金時繼續提款而已。這當然不是全然的壞事,當目前的經濟危機消除,台灣這樣的市場也比較能夠吸引外資回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