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Global Trade Keeps Declining

WSJ 1/14/2009 Global Trade Posts Sharp Decline (subscription required)

美國從七月到十一月的貿易額相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18%,從 $398BN 降到 $326BN,其中下降的 $72BN 中的 2/3 是進口。文中提到日本十一月出口跟前一年比較下降了 27%,中國則在十一月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2.2%,十二月時這個數據稍微加大至 2.8%,德國則在十一月時出口下降 11.8%。

一般在建構模型,分析景氣影響時,我們通常依賴下面幾件事情:

1. 理論模型 (某些模型可能來自過往的實證經驗,有些來自對於行為的假設)
2. 由過往實證數據對理論模型加以估計求得各項參數
3. 以模型(理論或計量)及近期數據推估次期或次幾期基礎經濟數據(例如接下來的消費、投資、政府支出,以及進出口數據),並將其帶入主要模型對關心事物 (例如經濟成長率) 做出推估。

這三項過程中每一樣都有可能會有誤差,所以經濟學家的預測只能說是 "educated guess",不能當成必然發生的事件。從計量這個角度觀察,當極端值發生的時候是一般仰賴常態分配的計量模型通常表現最差的時候,那就是現在。

台灣的數據較前面提到的日本和中國更難看,這是必然的結果。由於對中國出口迅速下降,美國在上個月再度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對象。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很多是為了加工出口至美國或是利用台灣出口至中國的機具製造物品銷售至美國及其他國家,最大筆還是前往美國。所以若以最終產品來看,美國仍然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一直沒有改變。當美國的進口需求降低,台灣自然受到嚴重打擊。上面提到美國的進口數據下降,中國情況也很糟。十一月的時候中國進口較前年下降 17.9%,十二月時這個數據放大到 21.3%。

過去一段時間對於中國和世界經濟 "decoupling" 的看法我一直無法理解,因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明明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更密切,而且分工的結果使得密切參與全球貿易的國家能夠更加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從而抵消掉分散投資的效果。去年糧食短缺導致價格高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許多國家由自行無效率生產糧食轉為仰仗自外國進口,在絕大多數時間的確獲得分工的好處;但是當糧食因為全球氣候變化而造成暫時性的短缺時,不但價格高漲造成通貨膨脹危機,甚至對糧食進口國來講還有飢荒的可能。那段時間已經暫時過去了,事後來看我們還是認為全球化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不過這個教訓也告訴我們全球化有這個缺點在。

面對這樣的國際局勢,台灣對於出口不振是沒有什麼辦法的。當需求不在那裡,怎麼刺激也只是想辦法從已經縮小的餅從別的國家口裡搶一點碎屑下來,幫助不大。大概要等到半年甚至更久之後國際貿易慢慢活絡起來才有改善的可能,現在靠貨幣貶值是沒有幫助的,反而只會讓進口品的價格上漲。央行只需要注意我國對匯率不至於脫離貿易所需的現實,跟競爭對手相較不至於太高,這樣也就夠了。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主要是亞洲的問題,並沒有大幅度傳染到美國和歐洲去,對於這些西方工業國家的影響甚至還沒有俄國債券 default 以及接下來的債市資金流回到美國導致 LTCM 垮台來的大。那時候亞洲國家迅速復甦是得助於出口至歐美國家的快速成長,這次沒有這種運氣了。

在內需方面,也是說比做容易。現在不會有人想要投資,而前景不明確的情況下,消費一定趨向保守。東看西看,自然只剩下政府支出這一項。問題在於政府支出常常伴隨著很大的後遺症,那些無法自償,甚至無法間接促進經濟成長,只能在建設過程中消化經費的建設,到頭來不但刺激景氣效果有限,將來還有債務需要償還。上一篇提到美國的貨幣乘數現在小於一,對於財政政策有多大的乘數目前還沒有看到可信的數據。這剛好又是另外一個 Keynesian 及 Neoclassical 兩個學派看法相當不同的地方,Neoclassical school 認為這個數字不會大於一太多,以現在這種景氣情況來講,這是比較接近事實的一種可能。政府在支出工程費用後,如果工程本身沒有什麼意義(最常聽到的離譜例子是政府雇人挖個洞再雇另外一批人把洞填平),將來勢必無法產生 cash flow,就以政府這一頭來講舉債的成本加上利息都得由將來稅收支應。如果當下拿到薪水的工作人員、資本家又不能大膽消費、投資,甚至連現在的政策影響都不大。現在蓋些紀念館、活動中心之類的東西是絕對沒有意義的。

至於像桃園航空城這樣的東西,我只能希望政府官員不是 "Field of Dreams" 看太多做出這種決定。Black Sox 的故事仍然活在不少人心裡,"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這個在 Kevin Costner 耳際出現的低語不但帶回了那些懊悔的棒球人的靈魂、帶回了他的老爸,也帶來了觀光客。如果政府政策也這麼容易訂定,有那麼好的運氣,一意孤行居然也有好結果,那我們每年投票選舉都是在投心酸的,選顆西瓜放在位子上也可以了。

2 comments:

Realist said...

請問版大,如果市場悲觀的氣氛仍濃厚,企業還是不太敢投資,那政府(如美國)把大把銀子扔下去救市不是就有點莊笑維的感覺,因為這些企業拿了錢雖然暫緩倒閉的危機,但仍因為信心不足而縮減投資;金融機構雖然獲得政府資金的挹注,但仍不太願意放款,到頭來不是只肥了這些企業,一般民眾仍是繼續失業、繼續不敢消費??

CCLu said...

這是金融機構和其他產業不同之處。當然像汽車廠倒掉也會有上下游的失業問題,但是嚴重程度不會像金融機構這樣全民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企業需要的是 liquidity,短期債務融通出現問題,或是因為股價受到系統性風險影響下跌過鉅導致資本結構惡化(debt/asset ratio 過高),此時適度注入資金可以幫助他們撐過這一段時間,同時丟下去的資金可以有不錯的回收,那是值得丟錢下去的。美國那個 $700BN stimulus plan 不是把錢給企業就算了,那些資金有很多是用 preferred stock 或是債務融通的方式貸給公司,只要公司不倒就會有不錯的收益,就算公司倒了都還有相當優先的順位要求債務清償。

相對來說,像是 Motown 那兩家汽車廠(Ford 似乎是不需要美國政府丟錢下去),以及台灣的 DRAM 產業,景氣好的時候也不見得賺的到錢,把錢砸下去要他們投資,也只是將來賠的更多,到最後別說利潤,政府丟下去的錢的本金都未必要的回來。